好吧!我承認我滿喜歡她的,她在成大的演講我也覺得講的很好,比起一些政客作秀嘴
砲好多了,而且這些話有部分我最近才跟代課的高三學生說而已,只是不知道他們懂多
少,但我覺得這比如何考上好大學,如何賺大錢的文章有意義就是了~

「相較於我們,你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的老師都受過一流的訓練,」但是,「我不願
意再過一次年輕人的生活,因為我蠻同情你們,你們的前途很坎坷,」行政院副院長蔡
英文,在十二月一日《天下雜誌》於成大舉行的「實力,就是未來」校園論壇中,對著
全場爆滿的學子們說。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當資訊的取得對大家都是既簡單又迅
,那麼年輕人的競爭基礎在哪裡?大學應給學生哪些必要的生存訓練?蔡英文誠摯地

享她的求學歷程:


文╱編輯部

剛才來的路上,我在想,台灣的教育告訴我了什麼?

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台大,尤其是法律系,有德國教育出來的老師,有受日本教育的老
師,也有美國回來的老師,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他們的背景、表達方式、邏輯都
不一樣。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我一直覺得做學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我記得,畢業前最後一科考試後,有一個同學從後面趕上我,說「蔡英文,我今天報仇

回想大學四年教了我什麼?我都不太記得,但是我的老師們至少教了我一件事情,那就
是當你不懂的時候,要怎麼去求生存。

相較於我們,你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的老師都受過一流的訓練,他們的思考比較有系
統,教育也有系統。可是,我發現你們年輕人正在喪失一個必須的生存能力。你沒有辦
法在一個複雜的邏輯網絡裡面,去釐清跟處理一件事情。

外面很多事情,不是學校裡可以學到的。外面的世界變得很快,你今天四年所學到的東
西,很可能當你畢業時,就已經過時了。

想不想再過一次大學生活?

我常常問我自己說,到底想不想再過一次大學生活?跟各位很坦白的說,我不想再過一
次那樣的生活了。

我記得小時候念書,常常聽不懂別人說什麼。後來我發現,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領受
的能力,就像天線一樣。你的頻率不一定跟老師的頻率一樣。你常常會聽不懂,所以就
必須調整。最寶貴的學習過程,是那個調整的過程,而不是你記得老師告訴你什麼。

當年念法律系,會發現每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一定有甲說,乙說,跟丙說,甚至到丁
說。但是在現實裡,只有三說,就是肯定說、否定說、跟一個調和後的學說。

妥協,不是犧牲原則

其實在人生裡,很多問題都是妥協說。妥協,不是犧牲原則。很多人把妥協跟犧牲原則
劃上等號。如果你是這種態度的話,那你的日子會很痛苦,而且呢,你沒有辦法解決事
情。因為只要是人,思想一定會不一樣,會有衝突。這個時候,就必須要經過協調的過
程。

我們以前去談判時,有些年輕代表為了表示他是意志堅定的,一開場就說「這是無法妥
協的!」我會跟他講說「那你今天來幹嘛?」如果問題要解決,你就要妥協。

我不願意再過一次年輕人的生活,因為我蠻同情你們,你們的前途很坎坷。因為現在的
科技非常發達。

這個世界好像沒有去不到的地方,或接觸不到的東西。好像什麼都能靠電腦幫你解決。
然後之後呢?之後你們的日子會很難過的。當資訊的取得對大家都是簡單的、及時的、
而且是迅速的,那你的競爭基礎在哪裡?我在康乃爾大學念書的時候,常到圖書館書庫
裡找判例。找到那一剎那,你會有種虛榮感,因為你跟這麼多書本在一起,而且你可以
處理這些書裡的知識。

可是今天,你只需要進到資料庫,輸入關鍵字,電腦就可以幫你做到了,甚至連那個評
析它都幫你找出來。那你拿什麼跟人家競爭呢?單單知道怎麼去取得資訊,是不夠的,
這些已經是基本條件了。

你們這個世代比我們這個世代辛苦,如果你要面對競爭,有些是基本條件。

第一,你必須能夠「運作」,而且是在跨國界的情境裡運作。

將來你會發現,你所工作的環境,無論是坐在家裡也好,或是在辦公室,你的情境,其
實已經是跨越國界了,有時候更是跨越時空。你必須要讓自己在不同的文化、不同情境
的互動裡,都能夠自在。當你跟一個英國人講話時,你要用他的文化角度、他的語法,
跟他講話。當你跟美國人講話時,用他的腔調、他的邏輯去講。我曾經在兩個星期裡飛
完世界一周後,空中小姐問我要吃什麼,我想了半天,跟她要兩種東西,一個叫可口可
樂,另一個叫做泡麵。

今天我們腦袋裡,已經是有東方,也有西方的東西。對,我們已經生長在一個混合的環
境裡。但是最重要的是,不能喪失你的歸屬感,因為要有歸屬感,你才能在全球自在地
遊走。

第二,各位要的是什麼能力呢?我這裡寫的是「跨領域」。
這是我們大學改革中最重要的方向,大學教育必須要是跨領域的。在上一個世紀,很有
可能三、四代,甚至百年的家族都做同樣的工作。但是各位同學,你大學四年念完以後
,很有可能第一個挫折就會出現,因為你找不到工作。為什麼找不到工作?因為你的訓
練,跟社會的需求,已經脫節了。等你工作了一陣子後,你可能又要失業,因為現在做
的工作,已經沒有了,你必須要換很多工作。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是不是在
教育中,給學生太多面對社會所不需要的知識?我們給知識,而沒給他必要的生存訓練

我們需要不同領域的訓練,不需要每個領域都深入,但是每一個領域都要涉略。而且要
有自己組織這些知識的能力,把它轉化成自己吸收的、分析的、思考的系統。我記得在
美國念法律時,老師每天進來教室,就說我們今天要討論六個判例。「某某同學,你告
訴我們這些判例在講什麼?」然後他會繼續問,問到答不下去,就換另外一個人答,問
到所有的人都答不下去時,就下課了。

老師從來沒有給過我們答案,每次下課後,我都會問旁邊的同學說「那答案是什麼
呢?」你要自己去找答案,把自己救出來。

第三,你需要的是「溝通能力」。
現代人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為什麼?因為通訊科技太發達了。在老的時代裡,你寫信,
一封信從寫好、寄到,然後對方再回信,可能要好幾天,或好幾年。可是今天,上網就
好了,每次都是立即發生的,馬上問、馬上答。換句話說,你必須在很短的時間裡,很
精確的掌握你的語言,掌握情境。更重要的是,很精確地掌握對方的心情,和他的想法
。一個會溝通的人,不是天天講話的人。通常那些比較安靜的人,才是會溝通的人,因
為他知道怎麼觀察你,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知道怎麼回答你是最有效的。溝通考驗的
是你的同理心、感受能力,還有你表達自己的能力。

要了解人性

那麼,要怎麼做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呢?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性。不論你未來做軟體或
硬體設計,或者是醫生、做廣告、行銷等等。最重要,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服務的
對象心裡在想什麼。

所以各位同學,文學作品還是要看,我也不反對你們看韓劇,無論哪一種都可以看,因
為它代表的是不同的感受,不同表達的方式。把自己放到他的情境裡面,當你在他的情
境裡面,你會怎麼樣做反應?你的感受是什麼?

最後,這裡我加了一個字,叫做「熱情」。
如果你沒有熱情,你可能喪失將來再往前走的動力。

我忍不住要再放一個字,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就是你要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但是不要好管閒事,不該管的事情不要好奇。好
奇心跟熱情一樣,都是你往前走的動力,如果沒有這兩樣特質的話,你的人生是很枯躁
的,沒有動力。

回到原點,各位同學,前面的日子會愈來愈困難。外面的世界,是更複雜的,很多時候
不是對與錯的問題。很多時候你沒有辦法分辨,但是這終究是你必須要面對的一個人
生。

當你面對人生的時候,千萬要冷靜。有時候你會喪失信心的,但是喪失信心也不是一件
壞事。喪失信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問題出在哪裡?只有在喪失信心時,你才會去質疑
事情,才會進步,這些都是你將來再往前走的動力。

當你再回頭看你坎坷而具挑戰性的一生時,或許你們會認為,你們的人生比我們的更有
趣。
 

febu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也沒有真正在做什麼事情,就打打講義,翻翻書,上網聽音樂,就降,在沒有喝咖啡
的情況下,現在已經快四點了,我想,該是去睡的時候了...

最近一直被一些事情所煩心,尤其是一些突如其來的事情,三個家教,幫一個老師代
兩個禮拜高三數甲的課,還得準備教師檢定的東西
,雖然都知道,去做就好了!只要
相信自己就可以,但就是有點力不從心,真的很難好好靜下心來讀書,另一方面,雖
然不難,我還是得準備高三上課的內容,再怎樣還是希望上我的課能有所收穫。所以
就在這個情況之下,已經不是說,現在要專心做某件事情的問題,或是哪件事情比要
重要的問題了,或許有點傷感,但現實就是:我必須考過教檢!

雖然大家都說通過率不低,但就對我在學校實習時間根本沒時間準備的情況之下,根
本就是岌岌可危,這叫我怎麼能不狠下心,對某些事情稍稍的不在意?很多事情還是
得遇到才知道,別人講的根本不算,真正體會過才叫真正的懂,什麼叫壓力、什麼叫
掙扎、什麼叫做力不從心
=              =

但值得欣慰的是,以前教過的學生都很熱情,有些也換了不錯的造型,高三的班上課
情形也不錯,滿有自制力的,這叫我怎麼能隨便便便就上台上課呢?

隨著年紀越大,必須處理面對的事情也跟著多起來了,雖然說懷念以前還是學生的日
子,但是一個階段的結束,就是另一個新階段開始,人還是得學著成長的!所以除了
專注於每件事情外,也必須好好把握和利用時間,我想到最後的成果是會相當豐碩的
吧!!

PS:希望不要再有什麼別的事情來煩我了...(來企睡)

febu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好難唱......

febu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大學修過拓樸的人應該是會影起共鳴吧~哈哈~~
誰說拓樸不重要! 誰說只是純理論!! 交大資工所的人還問過我拓樸 =         = (不過那是我的巔峰時期,現在...)

Mr. Thursday介紹的書是我研究所時寫論文要拿來參考的專書說! 難怪那麼有親切感(還是恐懼感...)

引用自[MMDays專欄]

Posted By Mr. Thursday

在《探討拓樸和語意之間的關係》這篇文章裡面,稍微探討了語意的問題,以及拓樸對於語意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法。然而在拓樸方面,只有約略和各位提到,拓樸就是對一個集合作運算,集合裡面的元素,不管怎樣子擴張壓縮變形,之間的關係都會維持著,這種運算就符合拓樸的條件。如果對於集合的基本想法和運算有些不記得,可以先參考另外一篇文章《集合: 從邏輯到1+1=2》。

因此,為了解決用電腦來處理語意資訊的這個問題,筆者打算用拓樸來嚐試解決,拓樸又是使用集合作為運算的基本單位,因此有了前面第一篇拓樸的簡介文章,以及第二篇有關集合的簡介文章。然而拓樸空間本身的定義,則是有一定程度的複雜性,接下來的一系列文章,我將努力把拓樸的觀念,在使用白話文、卻又不失去數學公式所定義的觀念下,向各位介紹「拓樸」(topology),然後介紹「流形」(manifolds),最後回到一開始設定的目標:「用流形 (manifolds) 來嚐試解決語意 (semantic) 問題」。

在這條漫長的道路裡面,今天我們先來看其中的一小段。今日的主角是「開集合」,英文是 open set。有了集合的基本概念,再加上「開集合」的概念,我們就可以開始了解「拓樸空間」的基本定義,在這條路上往前一步,同時也可以了解相關的概念:「歐氏空間」、「度量空間」、以及最廣義的「拓樸空間」。

spaces 

離散集合與連續集合 

在介紹「開集合」之前,讓我們先看看,「集合」是甚麼樣子呢?

 sets

如果有學過離散數學,也許印象中的集合,就是一些離散的元素,某些元素會形成一個集合。兩個集合有共同的元素,也就代表兩個集合是有交集的。上面這張圖裡面,前面兩條數線,就是代表一個一維的空間,有點的數線代表離散的集合,彩色線段的數線,則是代表實數的集合。實數也是有集合的,然而了解實數的集合,有時候就會需要了解實數的特性,因此會有其他複雜的地方出現,今天先不提 (先給一題有趣的讓各位想想,0.999…無限循環,是否等於1?答案:是)。

上圖的下面則是同樣對照離散集合實數集合,只不過從一維空間的數線,推廣到二維空間的平面。讀者可以自己以此類推,想像一下在三維空間、四維空間、或是 n 維空間裡面,離散集合或是實數集合,會是甚麼樣子呢?

 開集合

接下來讓我們先看一下 Wikipedia 上面,對開集合的定義:

A subset U of the Euclidean n-space Rn is called open if, given any point x in U, there exists a real number ε > 0 such that, given any point y in Rn whose Euclidean distance from x is smaller than ε, y also belongs to U. Equivalently, U is open if every point in U has a neighbourhood contained in U.

不是學數學的讀者看完可能昏倒了。不過Wikipedia也有寫一個比較直覺的定義,就是說一個集合裡面的元素,如果移動一點點距離,還是在原來的集合裡面,那麼這個集合就是開集合 (open set)。

下面這張圖分別是一維空間的實數開集合和閉集合的對照,上面兩個空心的線段,代表 (0,1),也就是說,是一個實數線段,但是0和1這兩個數字不包括在這個線段裡面。這樣子的線段,就是一個開集合!

open_set

第二條數線上面的0到1的線段,是一個閉集合(closed set),為甚麼呢?因為根據剛才的定義,我們把數線上面的端點 1 稍微往外面移動一段非常小的距離,我們會發現,1就會跑到原來的集合外面了。

這部分不知道各位會不會覺得太玄了?如果有問題的話之後可以再多解釋。 上圖的下面兩個圓圈,則是在二維空間裡面開集合閉集合的對照,右邊那個圓不包括最外面那一圈圓周,因此裡面的每一個點,稍微移動一下距離,都還是待在原來的集合裡面,所以是一個開集合。

開集合在不同空間的定義 

然而根據上面的定義,如果一個集合,是一個開集合,「集合裡面每一個元素,稍微移動一個很小的距離,都會待在原來的集合裡面」,就是一個開集合。這邊「很小的距離」,要如何定義呢?這個時候,在不同的空間裡面,對距離有不一樣的定義,開集合的定義,也就跟著不一樣了。首先看看我們最熟悉的「歐氏空間」。

歐式空間簡單地說,就是空間裡面物體之間的「距離」,可以用「相減平方開根號」來計算:

The Euclidean distance between points P=(p_1,p_2,\dots,p_n)\, and Q=(q_1,q_2,\dots,q_n)\,, in Euclidean n-space, is defined as:

            \sqrt{(p_1-q_1)^2 + (p_2-q_2)^2 + \cdots + (p_n-q_n)^2} = \sqrt{\sum_{i=1}^n (p_i-q_i)^2}.
這是Wikipedia裡面的敘述,P和Q兩點之間的「距離」,在歐氏空間裡面,可以用這個「歐氏距離」來計算。

歐氏空間、度量空間、拓樸空間 

所以,我們熟悉的歐氏空間,和度量空間拓樸空間,有甚麼不同呢?我們先翻譯一下英文,歐氏空間英文叫做 Euclidean Space度量空間英文叫做 Metric Space拓樸空間英文叫做 Topological Space。這三種空間,最大的差別,就是在於對「距離」的定義。

剛才已經看到了歐氏空間距離的定義,那麼度量空間對距離的定義是甚麼呢?Wikipedia的敘述如下:

A metric space is a tuple (M,d) where M is a set and d is a metric on M, that is, a function

such that

  1. d(x, y) ≥ 0     (non-negativity)
  2. d(x, y) = 0   if and only if   x = y     (identity of indiscernibles)
  3. d(x, y) = d(y, x)     (symmetry)
  4. d(x, z) ≤ d(x, y) + d(y, z)     (triangle inequality).

我們可以看到,度量空間開始在一個集合上面,定義元素之間的距離了。簡單地說,度量空triangle_ietriangle_ie間的規定比歐氏空間少,他把距離交給一個函數d(x,y)來計算 x和y的距離,只要這個「距離函數」滿足上面的條件即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滿足「三角不等式」。三角不等式就是說,三角形的任意兩邊相加,必定大於第三邊的長度。x和y的距離,必定要小於x和z的距離加上 z和y的距離。符合這個條件,就是一個度量空間  (Metric Space)。

 也因為如此,因為度量空間比歐氏空間還要寬鬆,所以只要一個空間是歐氏空間,必定是一個度量空間,但反之則不一定成立。

triangle_ietriangle_ie

那麼拓樸空間是否就是一個更寬鬆的空間呢?是的!拓樸空間的規定更寬鬆,拓樸空間也是在一個集合上面定義,但是連距離函數都沒有,那麼怎樣子計算元素之間的距離呢?這邊就沒有距離了,只有「屬於」和「不屬於」的關係了!也就是說,探討拓樸空間裡面的物體,我們只問這個物體是否屬於某個集合,那個物體是否屬於某個集合,在拓樸空間裡面,只有集合,以及集合裡面元素從屬的概念。距離的概念,在拓樸空間裡面就消失了。當然,正式的拓樸空間比較嚴謹,讓我們先看看Wikipedia的定義:

The most common way to define a topological space is as a set X together with a collection T of subsets of X satisfying the following axioms:

  1. The empty set and X are in T.
  2. The union of any collection of sets in T is also in T.
  3. The intersection of any finite collection of sets in T is also in T.

The collection T is called a topology on X, and the elements of X are called points. Under this definition, the sets in T are the open sets, and their complements in X are the closed sets.

不知道各位是否看到,裡面出現了 “open set”了呢? 所以從最前面講到現在,open set終於派上用場了!一個拓樸空間,我們可以想像成一個可以任意塑造的陶土。陶土上面每一個元素,就像是拓樸空間裡面的集合X裡面的元素。接下來集合X裡面的元素,必須依照一個拓樸 (topology)來塑造,我們用大寫字母T來代表。這個塑造,其實也是一個集合,但是是剛才大寫X集合元素形成的集合的集合。感覺又要開始混亂了,先確定一下各位了解,集合的集合這個概念,如果有問題歡迎之後提問。

T這個集合的集合 (定義裡面又用Collection來代表T這個集合的集合),就是把X集合裡面的元素,某些元素規定在一起,某些元素放在一起,用「集合」本身,來規範空間裡面元素之間的關係,用「集合」運算裡面的「屬於」和「不屬於」,來定義空間裡面元素的關係。正式的T的定義,規定T要有封閉性,也就是T裡面的集合聯集(union)無限多次,仍就會變成T裡面的某個集合,也就是還在T裡面。T裡面的集合,有限次的交集(intersection)之後,還是在T裡面。符合上面這些條件,X集合、和T這個集合的集合,一起就稱為一個拓樸空間。

 下面開始圖示法,綠色點就是集合X裡面的元素,藍色橢圓,就是塑造陶土形狀的集合,這些塑造形狀的集合,在變成一個大T集合的元素,也就是紅色橢圓,就是一個集合的集合 (因為集合裡面的元素,就是一個集合,所以叫做集合的集合)。大T又稱為 Collection,大T和X在一起,就定義出了一個拓樸空間

topological_space

最後,因為T的定義,讓T自然而然變成是一個開集合 open set,才能符合拓樸空間對T的定義。 

 不同空間的開集合定義

現在我們終於曉得三種空間的定義。歐氏空間、度量空間、拓樸空間,主要的差別在於「距離」的定義,歐氏空間規定最嚴格,距離使用「歐氏距離」的公式 (平方相加開根號);度量空間比較寬鬆,把距離交給「距離函數」,只要滿足對稱性和三角不等式就可以。拓樸空間最寬鬆,沒有距離的概念,只有元素是否屬於某個集合的「從屬」概念,塑造元素關係的集合必須滿足有限交集、無限次聯集都有定義的限制,因此剛好又是開集合。

所以因為這三種空間的定義,一個歐氏空間一定是一個度量空間,一個度量空間必定是一個拓樸空間。但是反之則不然,一個拓樸空間可能不是一個度量空間,一個度量空間也可能因為不滿足歐氏距離,所以不是歐氏空間。下面讓我們再看一次這張示意圖:

spaces 

講到這邊,雖然不同空間對於距離有不同的定義,但是開集合在不同空間的定義,還來不及一一敘述,只好等下一篇在繼續了。再加上拓樸空間本身又是開集合定義,讓我一開始也不知道要先介紹開集合,還是先介紹拓樸空間。因為先介紹拓樸空間,各位不知道開集合是甚麼,先介紹開集合,不同空間對開集合的定義又不一樣,實在是讓我不知道如何下筆才好。希望這一篇文章,至少讓各位可以先了解三種空間,在直覺視覺上面,先有基本的了解!應該就很不錯了!

下回再繼續開集合的解說,希望能夠讓各位對於拓樸空間有比較清楚的了解。知道了開集合的基礎 (neighborhood、open ball),用開集合定義出來的拓樸空間,我們才能繼續了解以拓樸空間定義的其他空間,最後才能到達旅程的目的地,也就是流形 (manifolds)。了解了流形,才能再回到一開始提出的想法:使用流形來嚐試解決語意的問題。

拓樸參考書 

在學習拓樸之前,我也在網路上找各種定義,然而有些定義實在是不容易入門,最後在網路上找到這本書籍,覺得應該是本不錯的入門書,如果讀者有興趣可以買一本,或是直接在大學數學系的圖書館借看看。

 

書名:Introduction to Topological Manifolds

作者:John M. Lee

書本網站:

http://www.math.washington.edu/~lee/Books/manifolds.html

第一章試讀PDF

http://www.math.washington.edu/~lee/Books/Manifolds/c1.pdf

之前我就是從這本書開始慢慢打基礎,配合MathWorld網站的定義,才逐漸明瞭這一切概念之間的關聯。不過在這邊和各位分享的時候,相信我絕對不是從課本上面照抄,也不是直接英文翻成中文,而是以一種作註解的想法,希望讓各位更容易看懂,就如同古代有水經,後來為了讓讀者更容易了解,又有了《水經江水注》的著作。由於拓樸本來就不大容易懂,因此我要消化吸收後,再用大家更容易懂的方式寫出來,也就更不容易了。

然而,因為有了解決語意問題的這個目標, 每次的一小步也都有意義,也希望各為每次順暢地吸收一點知識,日積月累後也同樣懂得拓樸的知識!就如同大家都會九九乘法表,相信大家都會拓樸的時候,或許能夠有更多智慧可以由大家一起開發出來!願你我一同繼續努力!並祝各位新年快樂!

MMDays相關閱讀

Wikipedia相關連結

維基百科相關連結

MathWorld相關連結

febu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想當初大學的時候,每個大街小巷,因為陳昇和信樂團,一窩蜂的開始唱京劇...

大家去錢櫃唱歌的時候,這首歌也是大家必點的歌,不論是假音超強氣超夠的人,或是
明明唱不出來硬ㄍㄧㄥ的人,無不點這首歌, 當然我也不例外...當時年輕氣盛,總要挑
戰些有的沒的事情 = = 現在想想,雖然很白痴 ,卻也很瘋狂,這樣才叫做青春啊!!

如今阿信單飛出專輯了,這首歌的KTV也變成某個洋人在玩帆船,真的是教人感嘆阿~~
(阿阿~這樣叫我怎麼點那首歌啊!!)
{###_febull/32764/1812339516.flv_###}

febu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實習的生活從一月底正式結束(雖然二月一號還是義務去新莊國中幫忙做板中的考場服務)
,從結業式後,班上的學生漸漸看不到,學校的老師也一個個不見,有一種,頓時空虛
的感覺,好像這半年來所有的重心都不見了。也就因為這樣,感覺結業式之後的我到學
校好像行屍走肉,不知是為了什麼而來的,來只是做一些瑣碎的行政工作。

能夠幫到忙是最好的啦! 但以後將很難會遇到學生也是不變的事實(曾柏鈞小弟弟,你拿
了我的電話,唱歌要通知啊!
) 我也必須面對現實,準備三月30日的教師檢定,所以心境
應該馬上調整回來,拼老命也要通過檢定! 

因此可能會沉寂一陣子吧~~ 但學期的結束並不代表我們關係的結束,不只是班上的學弟
妹們,還有老師們,及其他行政人員們,感謝你們這半年的指導和忍耐,或許我們做的
不是很好,但請相信,當你們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們是很願意伸出援手的!
只是檢
定在即,沒過的話就等於什麼都沒有...(哀~ 我也不想這樣 @@) 所以...大家就請多多包涵
囉~ 等我們這一界的實習老師ㄧ起回來吧!!

給216全體:

沒有做一個完整的結束真的很可惜,但放心好了,下學期我還是會神出鬼沒的出現的,
哈~我會一直想著你們那天真活潑可愛帥氣美麗的臉的
!!

febu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10,000個亞洲飯碗 專找台灣人! 內容由 商業周刊 提供

文:林宏達
 二○○八年,你的工作機會在哪裡?

現象一,日本工程師荒: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晚上,台南成功大學國際會議中心第三演講室,燈火通明,日本東芝正在此進行人才招募,目標是剛畢業的台灣工學院研究所畢業生,這是東芝第二年來擴大在台灣辦說明會找人。東芝(Toshiba)將出機票把初步合格者送至日本面試,錄取者將成為正式研發人員,起薪約合新台幣五萬九千元,是台灣大學畢業生起薪的兩倍。

現象二,紐西蘭農業人力荒:今年,紐西蘭全球最大人力資源公司藝珂(Adecco)在台招募六百位三十一歲以下年輕人,到當地採收水果。藝珂台灣總經理陳玉芬表示,這是台灣藝珂第一次接到紐西蘭藝珂委託專案。若以一天摘採五簍水果計算,月薪近新台幣八萬元。

現象三,新加坡製造業人力荒:今年,台灣藝珂還接到新加坡分公司的人力需求通知,誠徵通英文、海上挖泥的吊車工人,月薪新台幣十三萬。

現象四,杜拜、中國機師荒:去年十二月,四川航空從台灣挖角的二十六名機師正式上線,每人稅後月薪加上房屋津貼,每月收入約新台幣二十六萬,是台灣機師的一‧三倍。而位在杜拜的阿酋航空(Emirates Airline)甚至打出月薪一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二萬元)的高薪,計畫招募一百名正駕駛,三百名副駕駛。

現象五,澳門服務業人才荒:去年,澳門永利酒店來台找大學畢業生,擔任服務生或發牌員,起薪新台幣三到五萬。

這些現象,勾勒出亞洲人才荒的樣貌。

《經濟學人》(Economist)點出此趨勢:「這似乎很奇怪,在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地方,企業主最大的問題竟然是缺人。」亞洲缺人才的效應,如今外溢到台灣,成為台灣人的新工作機會。根據一○四人力銀行統計,去年,中國以外的海外工作職缺遽增四二%,中國的職缺也成長八‧三%,兩者的人力需求成長幅度均創歷史新高。

亞洲人才荒:人力需求成長創新高 成了台灣人的新工作機會

到底亞洲有多缺人?根據本刊收集國內指標型的人力仲介公司資料顯示,目前,亞洲各國登台找人的職缺筆數高達七千二百二十一個,需求人數超過一萬人。其中,除了中國是主要需求地以外,越南、香港是第二大熱門地點,其次則為日本、紐西蘭、澳門等。

這張需求表就像亞洲經濟的心跳圖,反映亞洲各國經濟的熱點。中國金融、外貿、製造、工程、網路產業都缺人才;香港和新加坡銀行業也在鬧人才荒;而越南則缺電信、生產的技術人才;工程研發人員則是全亞洲都缺。

「現在,在亞洲找工作要比去美國容易,」台大商研所所長郭瑞祥觀察,這幾年歐美保護主義抬頭,加上經濟成長減緩,他觀察到學生們從美國回流亞洲發展的比率持續增加,「往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地跑的人越來越多」。綜合麥肯錫、萬寶華、《經濟學人》等機構的資料分析,這波亞洲人才荒的類型有三:一、新興市場起飛的人力需求;二,各國產業政策的更新;三,特殊人力斷層的結構需求。

首先,新興市場起飛的人才荒,約占這波人才荒的九成以上因素,其中,中國更是大宗。

中國現場:供需缺口差逾十倍 拿一、兩倍薪水搶專才

譬如,隨著中國航空業發展,《經濟學人》預估,中國到二○二五年時,需要機師將達到四萬名,平均每年需要二千二百名機師。現在,北京到上海的航線班班客滿,中國航空公司想買更大的飛機,卻被中國官方擋下,因為合格飛行員不足,如果大量採購飛機,恐怕上得去、下不來。而一個有經驗的機師,需要至少新台幣一千萬元和數年時間訓練。因此,現在中國的航空業正在全世界挖人,台灣機師因有語文優勢,自然是重點挖角對象。

金融業,是另一個熱點。以精算師為例,目前中國只有約七十個精算師,未來五年,中國保險業擴張還需要五千名精算師,目前一個有經驗的精算師,年薪可達人民幣兩百萬元(約合新台幣八百九十萬元)。

金融銷售人員,也很熱。中國股市正熱,各金融機構擴張需求很大,但中國中階經理人的離職率高達二九%,基層員工也有二○%,沒人敢花大錢訓練員工,人才供需缺口極大。

從挖角的行情也看得出這股人才荒,一○四獵才派遣事業群副總經理晉麗明說,在台灣有帶信用卡發卡團隊成功經驗的經理,在對岸年薪高達新台幣兩百萬到五百萬元;有專業證照和五年經驗的基金經理人,年薪也是三百萬起跳。晉麗明說,能帶兵打仗的幹部,行情約台灣的一‧五到兩倍。

在新加坡、香港,金融業同樣缺人,尤其大中華區崛起,新加坡藝珂銷售總監陳彩燕說,在新加坡徵人,第一句話先問:「你會不會講華語?」

律師、醫師也嚴重缺人,在中國,十三億人口目前只有十二萬名律師,比一整個加州的律師還少七萬人。至於醫師,《經濟學人》分析目前中國只有四千名全科醫師,但未來若開放五百萬人的地區要有一家醫院,就至少還要十六萬個醫師。因此,去年中國開放台灣醫師考照時,就吸引不少台灣醫師報考。

在研發人才部分,根據藝珂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只有六十萬研發人才,到二○一○年,需求會增加到一百萬人,每年還有十六萬人的缺口。尤其在半導體領域,中國甚至於去年,在廈門開設IC設計園區,隔海對台灣工程師招手。南韓三星(Samsung)也於去年底,祭出「配房、配車、教育津貼」等優厚福利,來台招募半導體業中高階人才,去年從台灣聘雇了十位以上的半導體人才。

在流通業人才方面,根據中國第一大求職網站——前程無憂網最新調查,二○○六年進入中國的流通業者逾一千家,大陸流通業可說「一將難求」。因此,一個流通業的總監位階人才在中國的行情約年薪人民幣八十萬到九十萬元,挖角的薪水可達台灣的一‧五到兩倍。光是去年,一○四人力銀行就接到五、六十件找流通業人才的委託案,連國際大企業如Wal-Mart也來台灣找大批採購,「人數不限」。

外貿人才、英文人才也十分缺乏。藝珂報告也指出,每年中國只有一○%大學生英文程度符合外商需求,二○○五年時,中國自己訓練的人才只有二十三萬,到二○一○年時,即使加上海外回來的人才,人數也只有七十萬。

二,各國新產業政策的人才荒。譬如,目前新加坡政府正在全力發展半導體、生化、光電、博弈、金融等五大產業,預計在二○一五年以前開花結果。其中,新加坡開放賭場,希望能吸引一千七百萬觀光客,成為該國產業的火車頭。在金融方面,更研擬取消遺產稅等賦稅,希望能取代瑞士成為有錢人的秘密基地。這些都造成新的人才缺口。特別是半導體、光電產業,台灣人才都具有相對優勢。

陳玉芬說,新加坡的薪水可達台灣的一‧五到兩倍,在台灣,總經理薪水新台幣四、五百萬元就算不錯,但在新加坡,兩千萬年薪者比比皆是。

三,人才斷層的特殊缺口。日本人力派遣公司愛達翔研(Altech Shine Company)業務經理市村貴彥表示,一九九○年代日本泡沫經濟時,各大公司都緊縮用人政策,不敢招聘員工,「現在公司裡幾乎看不到二十八到三十五歲的人。」而這幾年,占公司人數最多的戰後世代開始退休,「因此各公司一開缺,甚至一次補上幾百名的職缺」。

日本現場:工程師斷層 大退休潮來臨,徵人常以數百人計

《日經周刊》(Nikkei Weekly)就分析,日本缺乏軟體工程師的嚴重狀況,甚至會動搖日本最重要的電器產業。一支手機研發成本中,有七成來自軟體;一台新型的DVD錄放影機,軟體功能比過去要複雜兩百倍;但日本目前只有十九萬軟體工程師,日本政府估計,目前日本至少短缺九萬名軟體工程師。

因此,從二○○五年起,日本打破過去人才鎖國的政策,對國際白領打開大門。譬如,愛達翔研從三年前開始,就在青島設立專門學校,訓練當地工學院畢業生到日本工作。過去三年,從中國訓練派到日本的工程師,人數成長了六倍。然而,「我們認為,台灣人的文化和日本更接近,所以到台灣來找人,」市村貴彥說。

澳洲現場:護士奇缺 列入最優先技術移民名單

此外,在澳洲,因為澳洲新一代不願從事比較勞力的工作,護士等專業人才告急。《雪梨前鋒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就估計,因為缺乏護士,澳洲二一%的醫院必須雇用超時工作的護士。去年時,澳洲訓練的護士,只能供應澳洲七成的需要。到二○一○年時,澳洲短缺的護士數目將達到四萬人。因此,澳洲政府把護士列為最優先的技術移民名單中。在澳洲,一個執業護士每週上班三十八小時,一年就能賺進約合新台幣一百二十二萬元的薪水。

上述現象,說明亞洲的新就業機會。

對台灣來說,什麼樣的人可搭上這班就業列車?如果是技術工作者,像護士、廚師等,「懂英文又有技術力的人已經不多,願意出國的人更少,」因此,這個市場是「有坑,卻沒有蘿蔔」。

對台灣工作者而言,兩種人最有機會:一、剛畢業的大學生;二、有八年以上經驗的中階以上專業人才。因為,日本等國際企業,現在需要年輕的工科學生,填補研發人員的缺口。再者,新興市場各國,因為經濟崛起,亟須複製台灣製造、科技產業的經驗。

因此,有「關鍵經驗」,能夠將台灣經驗移植到其他國家者,是最可能被挖角的人,但這機會不限於高階主管。「如果你是經理,但你懂某個重要的流程,就有可能有人挖你去,複製這個流程。」

市場需求:複製台灣經驗 社會新鮮人及中階專業人才吃香

今年三十二歲的遠東飯店餐飲營運經理梁傑,就是受益者。之前他在遠東飯店服務時,只管理其中一家餐廳。然而,二○○六年時,他與一位外籍顧問共事一起設計旅館標準作業流程,後來,那位顧問被挖角到杜拜當高階經理人,梁傑也一同前往,月薪從五萬漲了一倍,並由公司負責住宿、交通。更重要的是,他的工作更具挑戰,負責整個集團橫跨阿拉伯地區二十幾家旅館共用的餐廳標準作業流程。

在當地,他必須跟二十多位總經理、餐飲總監協調,每次討論一字排開,梁傑的位階最小,但他從倒水的動作、上菜的服務次序,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拆解,直到說服二十幾個總監都蓋章才算數。「難就難在決定哪些地方要堅持,你才能在每個不同旅館,讓客人感覺得到的是一致的服務。」

「這個大工程,花了我八個月的時間才完成」,但這也是他得到最寶貴的關鍵經驗。後來,他因為準備結婚回台灣,也因著杜拜經驗,被老東家重用,管理遠東飯店所有八家餐廳的服務。「杜拜光是今年要開的飯店,就有十家,」梁傑說,以一家五百名員工的規模計算,十家就需要五千名新員工加管理人才,他當初服務的旅館集團也計畫再開二十家新的飯店,人才根本不夠用。「我還想再出國工作」梁傑說。有了不同文化的經驗,他跟未婚妻討論,結婚後考慮把家搬到國外,再出國工作。

前光寶工業設計師蔡嘉源,也因為在台灣科技業的關鍵經驗,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人才。二十五歲的蔡嘉源,香港專科學歷,原本是鐘表設計師,跳槽至光寶設計部門後,他學會如何跟台灣工程師一起合作,設計新的電子產品,拿到國際設計大獎iF、Red Dot等。與光寶約滿後,被杜拜電子公司挖角,薪水翻了一倍。不到一年,另一家手機大廠的歐洲設計中心,又挖他到倫敦。除了傑出的設計表現、中英雙語能力外,最大優勢在於,他有與世界製造基地——亞洲代工廠溝通的優勢。

「在倫敦團隊,會說中文的人,只有我一個人在亞洲工作過,」他說。雖然手機是歐洲人發明的,但是亞洲強大的製造能力,讓手機大廠現在都集中在亞洲,連歐洲手機公司都想找亞洲人才去工作。

國際洛桑管理學院(IMD)教授佩珀爾(Maury Peiperl)的一份研究指出,從二○○○年到二○四○年,隨著全球化的進展,跨國人才的需求,第一波是「企業外派人才」為主,各公司把人外派到新興市場卡位;第二波則是「在地人才」的移動,此時企業為了節省成本,外派幹部會被在地人才取代;第三波,則是真正的「國際人」(global citizen)崛起時代。在這階段,有跨國經驗的外派人才,隨著經驗累積、個人生涯規畫,會自己選擇在各個國家移動,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他的研究預測,到二○四○年時,絕大多數的跨國企業人才,都將屬於「國際人」。陳玉芬認為,這波亞洲的人才荒,產生的新市場將刺激更多人成為科技人。在第三波裡,人才和資金一樣,「哪裡有市場,人才就往哪裡去」,如果有關鍵經驗,全世界都會要你。像iPhone出現之後,觸控面板大紅,全世界都要找懂觸控面板的工程師;太陽能崛起,歐洲對太陽能技術人員的需求,也是求才若渴。

「技術人才、有跨國工作經驗、高階管理經驗的人才,都有機會,」她指出,像台灣的電子業人才,是有國際競爭力的;台灣的傳統產業,技術不斷在提升,技術密度很高,人才也很有競爭力;亞洲金融業需才孔急;光學、太陽能、甚至貿易人才,都有市場。

而在這波亞洲人才荒,台灣人的優勢何在?台灣人才的機會在於,因為語文力而衍生的橋樑角色。因為中國崛起,台灣人同時會中、英文,可與國際接軌,又可協助國際企業打進中國市場,成為搶手人才。

台灣人優勢:懂中英文 了解亞洲代工運作、也較可靠

其次,跟中國比起來,台灣人的國際觀強,可信任度高;跟星、港人才比較,台灣人的中文好、執行力高。像日商上市人力資源公司寶聖納(Pasona),最近就剛幫日商企業找到一個中日文極為流利、又熟悉兩岸三地市場的人,由他負責做兩岸三地的溝通橋樑,這個位置,一年價值新台幣四、五百萬。

不過,台灣人普遍的缺點是,跨國工作的企圖心不夠強,「其他國家的人,很積極跟我們接觸,但我從來沒有收到過一張台灣來的履歷表,」陳彩燕說。尤其對技術人員來說,英文力仍是最大的關卡,如果願意克服語文障礙,也有意願出國,像護士、廚師等,都有機會在海外找到工作。

亞洲專業人才荒,對台灣工作者是個新機會。雖然官方公布:去年大專以上的失業人口創歷年新高;雖然一○四人力銀行統計,去年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成長幅度一‧四%,低於物價漲幅,實質薪資呈現負成長。但是「內冷外熱」,外國正在向你招手。當別人來買你過去的經驗時,除了金錢價值外,你該思考,這能否讓你取得更上一階的「關鍵經驗」,你應該由此培養出未來的關鍵經驗,如此,路才會越走越寬。

febu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